找到58条结果

  • 本身的特点进行个体化分析。权衡利弊以后,选择是不是要开刀。3. 放射治疗常规放疗没有效果。还有可能诱发海绵状血管瘤,所以不推荐。立体放射治疗(伽马刀射波刀)对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不是很确切。下面几种情况可以考虑放射治疗:保守治疗无效而且手术难以到达的深部病灶,术后的残留,一部分脑实质外的海绵状血管瘤(比如海绵窦的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存在手术禁忌或者拒绝手术。
    赵帆 副主任医师 2022-03-30 00:02:34
  • 海绵状血管瘤呈现两种发病形式。一种为散发性,一种为家族性。散发性的海绵状血管瘤多表现为单个病例和单个病灶。而家族性都表现为多个病灶和多个病例。也就是说一个人会得很多个海绵状血管瘤,一个家族里也会有很多人得海绵状血管瘤。家族性海绵状血管瘤有遗传倾向。因此有特定基因变异的家族容易得海绵状血管瘤。其他诱因,比如放疗,病毒感染,外伤,手术,出血后的血管性反应,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会诱导海绵状血管瘤的发生。
    赵帆 副主任医师 2022-03-28 00:07:30
  • 海绵状血管瘤又称海绵状血管畸形,因为病灶的外表长得像海绵,故而得名。随着各种影像学比如磁共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海绵状血管瘤被发现,海绵状血管瘤是临床上神经外科最常见的血管畸形。根据大组尸检资料的结果,海绵状血管瘤的发现率平均为0.47%,也就是说1000个人里面有五个人发现了海绵状血管瘤,其发病率是相当高的。虽然临床上发病年龄多见于20岁到50岁之间,但其实多在儿童阶段甚至更早期就会有症状出现。
    赵帆 副主任医师 2022-03-27 23:59:11
  • 我们把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分成四种情况来讨论。 1. 轻微症状,或者偶然发现的没有出血证据。 海绵状血管瘤五年内首次发生出血的累计概率为2.4%。出血率并不高,而且第一次出血很少危及生命。 年纪越轻,累计出血率在生命期内越高。还有女性的妊娠以及病灶的部位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但现代神经外科已经进入到微创时代,要综合考虑手术所承受的风险以及带来的受益。因此, a-对于年轻,病灶位于脑实质浅表(包括功能区)的轻微症状患者推荐手术治疗。 b-对于年轻,病灶部位位于脑实质深部,但手术相对容易到达的轻微症状患者推荐手术治疗。 c-对于病灶位于脑实质深部比如脑干,丘脑,基底节并且手术难以达到的轻微症状患者
    赵帆 副主任医师 2022-04-04 09:35:38
  • 长在海绵窦里的海绵状血管瘤是来源于脑实质以外的海绵状血管瘤,与脑内的海绵状血管瘤相比,其生物学特性有所差异。海绵窦内的海绵状血管瘤极少出血,一般很缓慢的膨胀性的生长,主要表现为海绵窦的压迫症状。因为生长比较缓慢,所以来看病的时候,一般都已经长得很大。会出现头疼,视力减退,复试,眼球突出,眼睑下垂,面部麻木等症状。海绵窦内的海绵状血管瘤从片子上很难与其他海绵窦内的肿瘤相鉴别。T2WI的均一的超高信号,哑铃亚外形和鞍区浸润等特点有助于诊断。手术治疗和放射外科治疗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由于肿瘤体积大,位置深,血供丰富,包绕重要的颈内动脉和颅神经,因此手术风险较高。术后并发症比较多。随着伽马刀和射
    赵帆 副主任医师 2022-04-04 17:00:08
  • 病理诊断,术后辅助放射治疗等综合治疗或许能让患者保证生活质量前提下受益。术中见肿瘤颜色暗红,有包膜,切开包膜后,出血明显,腔网格状组织,内含血性及血栓成分,无法全部刮出,鞍被病变大部分切除后,明胶海绵填塞止血。术后病理提示:海绵状血管瘤。讨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良性血管畸形,有脑内型与脑外型之分。脑内型可位于脑实质任何部位;而脑外型较少见,多位中颅窝底,可向鞍区海绵窦、鞍内生长,约占颅内血管畸形的0.4%-2.0%。侵袭性垂体瘤是指垂体腺瘤侵及局部脑膜、颅骨或者呈局部广泛浸润生长,可侵犯一侧或双侧海绵窦,与鞍区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表现相似,容易混淆;容易引起误诊,一旦误诊,影响手术方式的
    高阳 副主任医师 2018-07-30 16:23:56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intraeranial eavemous hemangiomas)是指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它并非真性肿瘤,而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畸形。但随着MRI问世以来,越来越多的病人可以在手术前明确诊断。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表现以多次发生脑实质内的小血肿及癫痫发作较为常见。头痛和颅神经麻痹症状,如视力减退、复视、面部麻木、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也可能和海绵状血管瘤有关。 外科手术切除肿瘤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首选的治疗方法,放射外科或常规放疗适用于海绵窦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辅助治疗或术后肿瘤残留的患者。手术方式以病灶所在位置不同而应灵活选择,目的是
    毛仁玲 主任医师 2016-01-11 18:12:13
  • 的形成。先天性的,就是我们本身的基因决定的。从父母的精子和受精卵结合的那一刻就决定了,无法更改。基因如同电脑程序一样,掌控着我们身体运行,什么时间什么位置长出什么样的鼻子,眼睛,牙齿,指头,等等。当然,未来一切都有可能,程序的修改可能会出现。只是目前看来,修改基因离实际的临床应用还差太远。来骨肿瘤门诊的患者,海绵状血管瘤大多发生在小腿肌肉里,以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多见。海绵状血管瘤,由很多畸形的血管形成。由于血管畸形,血流经过此处时就会改变流动方向,淤积,甚至破裂,由此会形成血栓,静脉石,导致肌肉黏连,失去弹性,挛缩等情况,患者出现疼痛,跛行,甚至畸形。目前,关于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仍无统一明确的
    袁霆 主任医师 2018-01-14 20:27:13
  • 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赵帆 脑海绵状血管瘤其实不是肿瘤,是一种血管瘤,确切的说应该是一种血管畸形,或者说是一团长得不正常的血管。不正常的血管就容易出血。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出血和癫痫,当然也有很多人没有什么症状。有些海绵状血管瘤可能和遗传因素有关,但也有些其他因素可能会诱发海绵状血管瘤。平时大家可能是检查时意外发现或者是因为真的有出血抽筋的症状。然后医生会给你拍一个头颅c t或者头颅磁共振,结果发现了脑子里有这么个东西,然后被推荐到我们华山这里来。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疾病,处理起来分很多种情况,并不是每一个都要开刀的。如果是病灶较小偶然发现没有临床症状的患友,可以定期跟着我们随访观察
    赵帆 副主任医师 2020-03-23 23:28:34
  • 行肿瘤部分或大部分切除,明确病理诊断,术后辅助放射治疗等综合治疗或许能让患者保证生活质量前提下受益。术中见肿瘤颜色暗红,有包膜,切开包膜后,出血明显,腔网格状组织,内含血性及血栓成分,无法全部刮出,鞍被病变大部分切除后,明胶海绵填塞止血。术后病理提示:海绵状血管瘤。讨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良性血管畸形,有脑内型与脑外型之分。脑内型可位于脑实质任何部位;而脑外型较少见,多位中颅窝底,可向鞍区海绵窦、鞍内生长,约占颅内血管畸形的0.4%-2.0%。侵袭性垂体瘤是指垂体腺瘤侵及局部脑膜、颅骨或者呈局部广泛浸润生长,可侵犯一侧或双侧海绵窦,与鞍区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表现相似,容易混淆;容易
    高阳 副主任医师 2019-07-15 09:55:16
1 2 3 4 5